第7章 叹孤单

观世之音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八一中文网 www.81zw.so,最快更新香君传最新章节!

    谁知,原本以十日为期,侯方域即应返回归德,但很快半个月过去,让春晓进城去打听,回报少爷侯方域仍未回家。李香君虽然被谪贬到城外草园,但一想到出事当晚来寻找她的那个黑衣人,心里就更加害怕。她知道那黑衣人所说的没错,她那教坛教规森严格,对于叛教者革杀勿论,而黑衣人让她完成的那件任务,难度极大,这反而觉得这次出城来住倒还可以暂避避风头。这样一想,李香君反而心定下来。更好在春晓虽然因为主子受罚,也一起到城外受苦,却从无抱怨。常安月怕二人受苦,也偷偷托人给草园这边捎带些银两、衣物,还把李香君的琵琶修补好托人送到城外。李香君感激不尽。

    侯恂把李香君赶出侯府,心知虽然自己定是不能容忍青楼女子入门,败坏家风,但深知侯方域自小多情放旷,肆意妄为,李香君所述估计十有八九是真的。如果侯方域马上回家,定是要接李香君回府,如若这般,他赶走李香君的目的便难以达到。沉思良久,侯恂当日立刻修书给金陵的故友钱谦益,托人快马送至金陵钱府府上。

    “钱兄受之台鉴,时事之变,天下涂炭,乃久疏仰颂。在下虽告老还乡,仍观察事态,而徐图报国之计。然则明皇陨落,清帝新兴,世人虽以贰臣为耻,然觉朝代轮回,世道更替,实乃天地之道也。余观钱兄,为人忠悫,决非反复小人,所作所为,必有不得已之处,而不得不从长计议。

    犬子方域,素多大略,有济世宏图,然而多年致仕未果,心甚憾焉。彼于近日赴金陵诣佛求子,今置书一封,敢请受之兄代为留慰,劝其暂驻留南京,预备明年秋闱,再图功名,经济世人,得偿夙志。且令其家中之事,毋庸操虑。弟侯恂手书。”

    钱谦益,字受之,是明末清初名动江南的诗人雅士,在金陵饶有名气。但清军攻破南京后,钱谦益率众降清,民间招来骂名无数。侯恂当年本对钱谦益降清之举非常轻蔑,但侯恂在官场多年,早也变得机巧。他在明崇祯朝当官二十多年,早就看出大明气运已尽,身为户部尚书期间,他兼任七省军务总督,大量的钱粮过手,自然也曾做过不少手脚。

    侯恂自知自己不能再去大清去谋求官职,但他一直以书香世家为荣,对于子孙当朝谋官取职也不反对。清建制以来,为了拢络天下读书人,清廷早就沿承了明朝旧制开了科举,每三年一科,只是明朝的学子一开始为名声所累,很多人不屑于出仕为官。而侯方域的哥哥侯方夏,早在顺治初年,就参加了乡试,中了举人。明年秋,各省都府既将再次开闱,选拔新人入仕。

    知子莫若父。侯恂知道,侯方域一直以才华横溢自居,但虽有经天纬地的才干,却因为明朝内部的政争,一直不能中举,这是侯方域心中最大的遗憾。

    所以这次侯方域去南京,除了求子,侯恂也考虑敦促他参加翌年在南京开的科举乡试,但又怕侯方域故作清高,便给已降清的友人钱谦益写信,让他从旁说服侯方域留在南京,不要急着回归德府,这样侯恂也正好腾出功夫处理掉李香君。

    钱谦益是侯方域叔辈,也久闻侯方域才气过人,见其父侯恂允他备考,立刻派人找到侯方域,设宴款待,并出示其父手书,嘱咐他不急回家,先在金陵附近备考。

    侯方域多年以来习惯在外活动应酬,且在金陵有不少好友,近些日子他早在老家呆得心烦,因此对钱谦益力邀他乡试出仕,虽然开始有些抗拒,但内心也蠢蠢欲动,又见到父亲手书,不由得心里更加活泛。考虑再三,他觉得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何必为虚名所累,不如早日出仕为官,便应承了下来。他想,即使明年不参加乡试,也可以故地重游,找找老朋友,听听他们的时事见解。因此侯方域就决定暂时留在金陵备考。

    而常安月打发仆役张安到金陵寻找侯方域,想告诉他家里出了事,催他赶快回家。但张安到了金陵,到处打听侯方域的下落却遍寻无果。原来侯方域得了侯恂家书,以为家中太平无事,无须牵挂,早就和几个老友到外地游玩去了,就没有回乡。

    还有近个把月就到年关,李香君仍在草园度日,想到自己无依无靠,又被婆家嫌弃,在这园子里受苦,夫君又不知去了何处,还要为他担心受怕。李香君想,现在这世上能救她逃出苦海的只有朝宗一人,她可万万不能失去朝宗。日夜祈盼他早日归来救她。此间,常安月偷偷让管家带足衣食用品,自己也从城里过来探望几次,安慰李香君不要着急难过:“我们姐妹二人相依为命,等朝宗回来,一定带你回家”。

    李香君不忍让春晓过度操劳,平时也到园外村头去拾些柴火,又在草堂里做些女红手绣,写些福禧对联,和春晓一起拿到集市卖钱度日。

    这一日,李香君取出往日手绘的工笔画,和春晓一起去镇上开元寺集市售卖,以补贴家用。开元寺以前一直是归德府镇上最热闹的地方。但前些年因中原有灾,流民横生,而李闯大顺军队围开封时,还多次过境,曾占据过开元寺,所以萧条了下来。近年清兵已经初定中原,这里安生了不少,开元寺的香火又兴盛起来,每月逢五逢十,都有庙会,附近村落大小商贩都在这做些生意,一时间做小生意的、杂耍的、礼佛烧香的、采置商货的,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热闹极了。

    摆好字画摊,春晓在摊前招呼行人观看购买,李香君身穿青灰棉袍,呆坐一旁,看着数月前在暖香阁上和侯方域一起题作的仕女图,呆呆看着图上那个手戴金钏,手持桃花折扇的女子,“腕玉消,松却黄金钏。粉脂残,怎掩芙蓉面。”,李香君口中喃喃,不禁联想到自己近来遭遇,心里绞痛,不由悲从中来,几乎落泪。

    正自悲自怜之间,突然一个奶声奶气的轻脆声音从脚旁传出:“额娘,这个画里的人好像你!”

    李香君定晴一看,只见一个小女孩身着银色锦缎小袄,外穿一个福字金镶的棉灰斗篷,穿上登着一双麂皮紫金靴,着装一看就是贵胄人家。再看她的脸,两只眼又大又水灵,乌黑闪亮,好像会说话,小巧的鼻子微微上翘,小小朱唇嘴角微勾,皮肤白皙,头发乌黑,在头上被束成左右两个髻子,机灵可爱,宛如一个小仙女。她指着李香君所作仕女图,回头望向后面。

    “可不是嘛,额娘也有那样一把扇子,对不对?”一个美妇人跟着小女孩走过来,柔声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