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宫廷议

观世之音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八一中文网 www.81zw.so,最快更新香君传最新章节!

    虽然多尼尚不知城内戒严是否是和阿济格有关,但他开始也确实曾动过兵谏的念头,还预先做了布置,不知这些布置是否已经被人察觉。按李香君建言,多尼马上吩咐人起草一个奏表,向宫里禀报自己的病情,要求在奏表里把自己“病况”说得严重一些,并对皇上太后日前对他的赏赐感恩戴德。

    奏表发出去一会,李福海疾步走进涵曦斋,走到多尼身旁,悄声道:“刚刚打听到了,昨天见太后和皇上的是正黄旗三品大臣刚林,他本来是跟随睿亲王去边外打猎的,昨天突然单独赶回来了。”

    多尼立刻明白李香玉的预见成真,十二伯阿济格在承德迎灵期间,肯定被人拿住了把柄,或者泄漏了秘密,大臣刚玉独自回京进宫面圣,再联想到京城加强了戒备,多数是此人告了御状。

    多尼一身冷汗,心想多亏听了李香君的事先警告,自己提前和十二伯做了切割。他眼睛望向李香君,心中敬意更生一节。

    “被你说中了。小王感谢之至。”多尼向李香君拱手作了个揖。

    李香君起身回了福。“殿下不必多礼,事情刚刚开端,后面之事尚难逆睹。但形势已经明了,英亲王那边情况恐已被朝廷洞如观火,但此时你只能袖手旁观,以免遭受牵连。”

    多尼默然点头。

    与此同时,距北京五十里处,阿济格引领着睿亲王多尔衮的灵柩和一众亲属、王府幕僚,一路打着招魂幡,洒着敬过路鬼神的纸钱,吹打着唢呐,一路长龙缓缓地向京师靠近。披麻戴孝走在最前面的,是过继给多尔衮的儿子多尔博,家属家丁哭天喊地跟在后面。

    阿济格在马上心情不甚愉悦。他在承德召见了多尔衮的重要家臣,向他们晓以利害,威逼利诱,封官许愿,想让他们在多尔衮身后能追随自己,支持他续任皇叔摄政王,但这几个人唯唯诺诺,不愿明确表态支持。“这群老狐狸,等我上了位再一个个收拾你们!”阿济格暗地里咬牙切齿。

    劳庆从后面跟上了阿济格,轻声道:“阿玛,照这样的速度,到京师还得有一天多。我这边的三千人马已经拉到城里咱家附近,随时可以围了睿王府。但没看到多尼家的人马在调度,听说他回京后病倒起不来炕了。”

    “哦?那多尔博作了准备吗?”

    “他?别提了,到底是过继的儿子,他在睿王府根本就没什么地位,十四伯家里没什么人听他的。别说一千人,让他调五十人都困难。”

    “看来上阵还得父子兵。这样,我身边这五百人卫队得提防着接灵的这些人。你提前进城去找多尼,尽快在灵堂设好埋伏。注意不要打草惊蛇。”

    阿济格父子所不知道的是,一张大网已经在他面前悄悄张开。

    在阿济格左前方,镶蓝旗满州都统第一参领第四佐领额尔德已经率三千人马驻扎于安定门外十里处。

    在他右前方,镶蓝旗满州都统第三参领第三佐领赛必图率一千五百人马驻扎于西直门外五里处。

    在他正前方,济尔哈朗二儿子济度率两千人马在接灵队必经的德胜门附近安营。

    阿济格接灵队的前进动向则随时随刻由快马加急报向郑亲王济尔哈朗。

    正如李香君所料,阿济格在承德召见多尔衮大臣萨尔克苏等人,谋求支持。萨尔克苏审时度势,认定阿济格多勇寡谋,见识粗浅,不值得追随,但又怕直接硬顶得罪这位亲王,思前想后,就偷偷把阿济格在承德的小动作告诉给了正黄旗大臣刚林,让刚林火速回京师预警。

    刚林找到济尔哈朗禀告以后,济尔哈朗如获至宝,立刻让他亲自面圣,向太后和皇上那里直接告状,这样,在多尔衮刚刚去世之际,他不出面可以显得公正客观,而不是落井下石,同时,他立刻派重兵把守在阿济格回京的路上,设下埋伏,以防不测,并立刻通知京师全城戒严,京城九门限制出入,并派人严密监视睿亲王胞亲睿王府、豫王府、英王府的一举一动。

    每个时辰都有探子报来接灵队伍的方位动向,距京城已经不到五十里的时候,济尔哈朗决定立刻进宫向太后和皇上禀报自己的部署。

    到寿安宫的时候,已经是午后。门口太监见郑亲王求见太后和皇上,马上报了进去,过了一会儿,皇上贴身太监海公公疾步而出,给济尔哈朗打千儿请安。“王爷,真不巧,太后和皇上昨夜商量事儿到很晚,今儿到这时候还在休息。要不您到旁边殿里歇会儿?一会他们醒了,我马上报告。”

    济尔哈朗给海公公作揖。“公公吉祥。我今天有急事面圣,请公公现在就去通禀!”

    “这......”海公公面露难色。

    济尔哈朗一张银票立刻塞了过去,道:“给公公添麻烦。事关重大,务必请公公再去通禀。”

    海公公哪里肯接,推挡几下,见济尔哈朗执意要给,只好塞在袖里。“我再去说说。”

    大约半柱香的功夫,一个小太监急步出来,对济尔哈朗轻声道:“王爷里边请。”济尔哈朗便跟着他一同快步走进寿安宫。

    寿安宫里檀香扑鼻,香烟缭绕,太后身着浅色团龙海水常服,坐在房内梳妆台前,面对镜子,旁边一个宫女正在给她梳头。皇上福临倚坐在旁边的黄色绣椅上,手里翻着一本书,正和太后讲述着什么。济尔哈朗进来,报上姓名,向太后和皇上叩拜。福临见他进来,放下书端正身体坐好,太后则没有回头,缓缓说了声:“王爷起来吧,看坐。”小太监指引济尔哈朗坐在门口一个圆凳上。

    济尔哈朗看太后梳头上妆,福临在旁边也不吭声,只好坐在门口不敢开口。直到那宫女给太后上好发簪,太后一边打量着镜子里的自己,一边挥手让宫女、太监退出去,回到殿中央凤榻上倚着靠垫,看向济尔哈朗。太后眼睛红肿,精神看上去不太好。

    “王爷这么急,是不是因为老十二的事来的?”太后开门见山。

    “正是。”济尔哈朗又起身跪下。

    “行了,王爷,都是自家亲戚,起来说话。”太后用手点了点圆凳。“刚林昨儿个大晚上的向我们报告了。王爷怎么看?”

    “老十二这次去承德,竟然联络老十四的家臣,想逼宫当摄政王,真没想到!”济尔哈朗接着把自己在周边和京城内进行的布置禀告了一遍。

    “哎呀,王爷,老十二那人你还不知道嘛?大大咧咧一个人,他想当摄政王,也是怕你一个人忙不过来!”太后端起茶杯呡了一口,想把这事压压。“昨天我和皇帝商量到挺晚,觉着如果他要当摄政王,就问问其他王爷贝勒们的意见,大伙好商好量的,你动那么多人马干吗?”

    “太后,老十四刚没,老十二一直对他受到的封赏不知足,心有怨怼,不可不防啊。接灵的的队伍明天就要到北京了,我怕万一.......”

    “皇叔你有什么消息吗?”皇上在一旁发问。

    “两个白旗里,老十二正白旗有三千人马从城外要进京,说是要在睿王府办丧事期间维持秩序。睿王府多尔博在边外接灵,有百来名亲兵随护。豫亲王多尼那边倒没什么动静,前天听说他因老十四没了,悲恸过度身体不好,在家养病。”

    “老十二这么点兵能出多大事?我看,王爷还是多操心睿王府那边的大丧。老十四说没就没了,要说大清这江山,多一半都是他打下来的。怎么着不能慢待了他的后事。哎,要说多尼这孩子就是仁义,他老伯没了,哭得自己都先病倒了。”于公于私,太后对多尔衮都感情深厚,说到这,太后拿手绢擦了擦眼睛。

    济尔哈朗连连称是。

    “皇叔有点担心也没错。不过皇额娘说得对,十四叔这么些年又打仗又辛苦内政,没了他,朕少了一块主心骨儿”皇上说着也不禁热泪盈眶。“皇额娘,孩儿思前想后,想出城去迎接十四叔灵柩,以表达对十四叔感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