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民变前兆

雨霖居士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八一中文网 www.81zw.so,最快更新我的三国新生活最新章节!

    难道张角这是和我来了一波心理博弈?也认为自己起义不可能成功?所以派来一些人到我这里苟起来,留作种子当后手?可是,这不应该啊,张角又不知道唐周泄密,怎么可能会有留后路的想法呢?

    太平道信众多达数十万,张角将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的信众分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设一渠帅,由他统一指挥,为大规模的起义做好了准备,意图推翻汉朝,并建立由黄巾军统治的的新天下。

    这么强的信仰凝聚力,这么强的人数优势,这么强的作战规划,这……这一点也不科学。

    “真的就硬等吗?”

    “是的。”

    王盖想了想,便不再去思考,反正也不耽误自己活着,爱怎么样怎么样吧。

    “既然如此,那么三位就先在府内住下吧。”安排了管亥和周仓后,另一个没有露面的人王盖连问都没问。

    人家没说,也不露面,自己就别问,但是王盖的心里,其实已经有了一个不太可能,但稍微有点逻辑的答案。

    “子师啊,以后我等便同朝为官了,相互之间还是要帮衬一二的。”

    “允有机会步入朝堂,还要多谢太尉大人赏识,自然供太尉驱使,为我大汉社稷生民奉献一二。”

    王允被一帮子官员围着,跟在一个老头的身后,心中算盘噼里啪啦的,生怕说错话。

    眼前这人叫杨赐,建宁三年拜光禄大夫,又升为司徒,因直言劝谏被免。

    光和元年,因屡现灾异,与议郎蔡邕等入金商门,陈述时事,后为国三老,转任少府、光禄勋、太常等职。光和五年,也就是两年前,升任太尉之职。

    杨赐字伯献,弘农郡华阴县人,乃是当朝名臣,杨赐出身于著名的弘农杨氏,其祖父杨震、父亲杨秉均官至太尉,并且都以忠直而闻名。

    还是世代研习《欧阳尚书》的家族,和汝南袁氏同为当时的名门大族。

    太原王氏虽然也是世家大族,但是主要战场都是州郡的官场,这京城朝堂,王允也算是头一号。

    侍御史这个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在御史大夫之下,如果朝官的高级官员犯法,一般由侍御史报告御史中丞然后上报给皇帝。

    低级官员侍御史可以直接弹劾,或者会集体弹劾。

    “这可是大家族,说什么就是什么吧。”王允看着杨赐在前方挥斥方遒,就一直跟在后面,别人笑他也笑,不知道的以为他是皇帝呢。

    一天忙乎完,王允感觉到了异常的空虚,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

    一大帮子人在朝堂上吵来吵去,争论不休,感觉好像就是来吵嘴的。

    “唉,虚度光阴啊。”

    王允有些疲倦的坐在床上,看着烛光,有些想要干他几个月,混个资历就辞官的念头。

    其实这也正常,实在是太浪费时间了,忙来忙去还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比如,检查工作前先给下面打招呼,朝廷命官到坊间调查,安排个“经典线路”,往政绩材料里注水……种种表现不一而足。

    这些表现都是“虚”字当头、“空”字挂帅,净搞一些花团锦簇、虚头巴脑的花架子,场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空空洞洞,中看不中用。

    而且朝廷上的衮衮诸公,压根就不从实际出发,单从表面上、形式上去估量情况,只讲一般原则、提空洞要求,却不拿出正确、管用的办法。王允甚至觉得这三公九卿,满朝文武百官,都不如他自己三个儿子。

    敲锣打鼓、虚张声势,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这不是有损汉室颜面吗?

    那些宦官势力的官员和内侍太监哗众取宠、弄虚作假,上骗帝王、下欺百官,拿政事当儿戏。

    “唉,真是……”

    怀揣这种种想法,王允慢慢的睡去,入朝为官的第一天莫名其妙的就过去了。

    不过,无所事事的第二天也近了。

    ………………………………………………

    “这……真的假的!”

    转眼间新年就过去了,甚至还有人沉浸在新的元年年号的喜悦当中,虽然也不知道他们高兴什么。

    但是,就在这样的一个节日,北方确是另一幅模样。

    流民成千上万,所过之处树木皆是被扒了一层皮,甚至是……易子而食!

    王盖看着郑玄送给他的书信,即心惊,又暖心。

    心惊的是亲耳听到了易子而食四个字,那是真的恶心到了。暖心的是,这封信从头到尾都是关怀之意,就跟“天黑了早点回家”差不多。

    而真正让王盖紧张又兴奋的,是那成千上万的流民。

    大规模民变的第一要素是什么?必然是“天下苦秦久矣”!

    黄巾军最大的群众基础来源于广大的流民,这也是黄巾起义被定义为农民起义(暴乱、民变)的主要原因。

    如今政局不稳,外戚专政,宦官专权,兵役繁重,加之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民不聊生,这些都是滋生民变的最大土壤。

    自安帝之后,一方面朝廷日益腐败,另一方面地方门阀、豪强政治兴起,以至于大量的农民因豪族和官府的双重压迫而破产,农民一旦失去土地就成了流民,往往三五成群,作奸犯科,或流于乡野田间厮混,或负案在身。

    为躲避官府追捕占山为王,这些流民积少成多,到达一定数量就会形成能够与官府对抗的武装集团,一旦时机成熟就会走上武装反抗官府的道路。

    那么,为什么东汉民变皆是地方小规模暴动,结果到张角领导的黄巾民变,却能成为一场波及全国,动摇汉王朝基的大规模武装暴动呢?这和黄巾军以“太平道”作为它的意识形态有关。

    虽然董仲舒这坑货“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占据社会成为主导意识形态,但道家并未因此没落。

    首先是寻仙、长生等学说对于高位者依然有巨大吸引力,在朝中影响犹在,此外又结合了符咒、驱邪、请神送鬼等方术,在民间亦发展如火如荼,形成包罗万象的民间宗教。

    东汉晚期频发的民变中,出现了诸如“黄帝”“黑帝”等等名头,都是根据原始道教基础而来。

    此时各种原始道教中,称得上集大成者的只有两家,其一是顺帝时期,张陵在蜀地所创建的天师道,因入教者需交五斗米,又称“五斗米道”,其二便是张角所创立的“太平道”。

    王盖放下书信,看向冀州巨鹿方向,喃喃自语道:“角哥,虽然你我是笔友,但是,我还是得打你,谁让你是反贼,我是忠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