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两年

一品刁民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八一中文网 www.81zw.so,最快更新万道通仙最新章节!

    新年过后,春回大地。

    时光之书又翻过新的一页。

    突然之间,仿佛冬天那股颓势就消失了个干净,一切都没有变样,一切又都不一样。

    因为人少,藏剑峰也没有因为新年而变得特别热闹,还是那么冷冷清清的,各做各的事情。

    陈彦也算是被师父巴天石放了个“小假”,才经历了“炼脉”的他,纵使有着“千年紫荆果”的强大药力恢复,但也需要时间不是?

    但是巴天石也没有让他闲着,而是传了一门“导引术”内炼之法给他,让其每天修炼,锻炼经脉,其不可使花费了如此多艰辛和代价造就的经脉又复荒废。

    所谓“导引术”,乃是一门内炼之法,以自身精气代替天地元气,行走经脉。原本不过一道门最为基础的养身之法,结合医道杂糅而成,广为流传,多为世间好长寿者追捧。

    因其行功温和,且不用感应天地元气,现在拿来陈彦修炼“养脉”,却是最好不过。

    拿着这部功法,陈彦不禁笑了,这不就是前世的气功么?

    须知,气功分“硬气功”与“软气功”之说。“硬气功”是通过绷紧肌肉来提高防御能力,锻炼某些特定部位(如手,肘,膝盖,腿等)的抗击打能力,做到能空手击碎某些硬物和承受一定程度力量击打。所谓“空手接白刃”、“内气外放”、“千里决脉”等,便是“硬气功”修炼到极高深层面的具体表现。

    而“软气功”是针对“硬气功”而言的,是修内多于修外的气功,气理相通,和硬功相比,虽不劲霸,但亦是被动应敌的一种,比硬功要灵活一些。练习方法不像硬气功那样呆板僵硬,而是以突然聚气外弹的形式应敌,身法较灵活,练习时不容易自伤。

    而养生、健身气功亦可归为软气功,只是其着力点不再是实战。

    而陈彦手中的无疑就是那种养生气功了。

    而“导引术”又与那些个炼气法门不同,却不是靠着打坐修炼的,虽是内炼之法,却是在做动作之中引导精气流转经脉,从而达到强筋健体的效果。

    说起来却是跟“淬体术”有一丝相像。

    只不过“淬体术”可是靠着压榨肉体力量,激发肉体潜力来达到强体的效果,路子可谓是极其霸道,归起类来,可算是“硬气功”一系,但此法远非气功之名可称之,因其锻炼体魄,修筑道基的效果简直太过逆天,陈彦暗下思量,这恐怕是属于仙家秘术一级!

    而“导引术”乃是走的温柔路子,行功亦是静谧温和,“不伤身而锻体”乃是其终极原则。

    如今陈彦可也算是内外兼修,刚柔并进了。

    然而对于陈彦来说,这“导引术”可谓是比“淬体术”更为活受罪。

    他自信有着“淬体术”上的那些“瑜伽”动作作为基础,摆“导引术”这么几个简单动作还不简单?

    哪里知道,摆造型容易,控制那什么精气行走四肢五骸,才叫毫无头绪啊。意志力这种玄之又玄的东西,可真叫陈彦苦恼不已。

    意志力等于超能力?

    至少陈彦前世科幻片看多了,是这样认为的。

    最终还是大师兄为他解开了疑惑。

    “所谓通过意志力引导精气行走四肢五骸,周身经脉,并不是要你做到精细控制精气,人之精气本就为一体,你炼气之术都未修炼,内视己身尚且做不到,就更不知经脉是啥样儿,何谈控制?”

    “所谓引导,就是心随形动,你看,如若你要出拳,你变把你的注意力转移到拳上,做到出拳有力,精气神三者之所至,方为有力也,不要为了做动作而动。”

    “‘导引术’本就为仿自然之道,讲究一个随心所欲的流畅感,你先打拳而后思精气,便是破坏了这种自然之道,虽是认真努力,不过是做无用功罢了。”

    “精、气、神、形四者齐头并进,形之所至,精气神亦所至,这便是导引之术!”

    陈彦于是了然,怪不得前世体育课老师教太极拳,任其无论如何记忆,亦无法打好,当然其中也有应付考试的原因。而那些天天晨练的老太太老爷爷们却打得怡然自得,拳拳生风。

    何也?空得其形,而不得其神也!既无其神,其形也不能立。这便是前世学个太极拳还么费力的原因。

    掌握了问题所在的陈彦,心中一片明亮,然而他却没有急于实验,而是找来笔墨纸砚,学着“淬体术”那样将“导引术”亦按照他的理解解析了一遍,细细思量还是觉得不妥,便厚着脸皮带着他的“大作”去寻师父,然而,师父没见到,倒是让师娘曲英碧好好取笑了一番,无他,那个字简直是太糟糕了。

    曲英碧亦是真君修为,指点他一个“导引术”,那还不是喝口茶的事儿?调侃了陈彦一番,曲英碧便顺手指点了陈彦解析中的错误之处,让陈彦大为受益。

    看着陈彦离去的身影,曲英碧眼中光芒闪烁不定。

    “炼脉”虽然给了这个弟子一个更好的起点,但相当于他先前,亦不过是好上一些,于修界而言,最多不过中上之资。

    只是一部小小的“导引术”,陈彦亦能这样细细解析,用最平常的话语表达而出,这一点让她有点刮目相看,要知道修界之士,追逐神通法诀,按部就班而行,能有自己独到见解者,却是少之又少,而这类人,无一不是有大作为者。

    她隐隐觉出,这个弟子在大道走出的路,并不止她看到的那么远!

    --------

    得了“导引术”真意的陈彦,修习起来便没了那么多阻碍,但亦不是拥有主角光环那样,一通百通,一日千里。

    “导引术”本就是个养生功法,讲究的便是一点一点积累的过程,饶是陈彦得了真意,也不能立马做到精、气、神、形四者相调和。

    凡事都有个从不会到会,从会到熟练,从而熟能生巧的过程嘛!

    而陈彦也第一次没有爆发他前世那种急功近利的性子,慢慢熬着,治大国者,如烹小鲜,同样,修“导引术”者,亦是如烹小鲜。

    说起来,这“导引术”居然跟前世太极拳极其相似,陈彦想想,也是这样,前世今生均是道家,前世太极拳自道家经义演化创出,今生“导引术”亦是出于道门,根同源,有些相似,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一开春,陈彦又扛着柴刀,被他师父轰去砍紫荆了。

    而今他断骨重续,骨骼可谓是正值脆弱之际,任凭他努力一天,也只是砍断了一根茶杯粗细的紫荆,陈彦不禁暗叹,这可算是“一朝回到解放前”了。

    --------

    春去秋来,时光悠悠乎,两载如白马过隙。

    经历了两次春寒、夏伏、秋凉和冬冷,陈彦越发棱角分明,然或许真是基因不好,却也是与英俊无边。身高亦长到七尺有余,倒是与他前世相仿,但是今生经历两年风霜雨雪的锤炼,身板儿壮实,加上七尺多的身高,看上去亦是颇为挺拔。

    虽说山中无日月,世上已千年。两年间,也有些事情值得一说。

    首先是二师姐易静与四师姐王亚琴的相继结丹。

    云鼎派自创派以来,门下弟子多喜以剑器为法宝,又因祖师道玄子援引乃上古剑仙广成子门下,门中传承剑诀神通颇多,遂天下又敬称有“云鼎剑派”之名。

    北凉幽州亦有仙家纵横剑派,一手纵横剑道传承,威震天下,与云鼎派各有千秋,如此一南一北,又合称“南北剑派”。

    藏剑峰号为藏剑,可门下弟子却不怎么守“规矩”,选取剑器作为法宝,例如二弟子李平使一口“碧玉七星刀”,独辟蹊径,神通亦是不弱。又如六弟子张东旭捧一本“万卷”书,咳咳,神通强弱,目前无法看出,不过倒也符合他书生出身的背*景。

    而二师姐易静却是遵循“规矩”,以传承仙剑“朱颜”作为法宝,那可是曲英碧逼着巴天石掏的“礼钱”!那仙剑可是巴天石的师父,怒炎剑尊为纪念逝去道侣所铸,饶是当年曲英碧刚到藏剑峰“蛮不讲理”,一眼看中了此神物,巴天石为安慰夫人,只好昧着良心将师父这纪念之物拿来做“礼钱”。

    二师姐易静成功结丹后,更是得传藏剑秘典《南离真经》,以女子阴柔之身,修如此刚烈之法,拿陈彦前世的话来说,叫女汉子。

    四师姐王亚琴性格温婉静谧,但却也如李平一般,是个不守“规矩”之人。其法宝居然是一架古琴,号为“阳春”,音律之道,自古便是旁门,然而善音律之道者,无不是大家。声音的威能不在于点,而是在于面,在于立体。是故,在修界,一个琴师的恐怖之处,不在于单打独斗,而是那种排山倒海般的恐怖力量。

    而四师姐王亚琴结丹后,得传《六合寒水真经》。此典并非云鼎传承,乃五百年前散修大能六合剑君所赠留。五百年前,南越王不知何故,竟集结百越之地,十数万族众,自云鼎南面冲击云鼎派,号称要“灭云鼎,开蜀道,占据蜀中粮仓”。

    紫荆山地处南面,正是首当其冲,当时六合剑君正在藏剑峰做客,遂与藏剑弟子一起奋起反击。六合剑君以一剑替藏剑峰守山门,力战三千南越开蜀古巫,死撑到云鼎山门大阵“九鼎乾坤阵”开启,于云鼎有大恩,云鼎上下以“剑君”尊称之,欲揽之,剑君大笑三声,留下真经而去,自此云游再无踪迹。

    《六合寒水真经》取“上善若水”之真意,习之法力灵气绵绵不绝,,生生不息,最是雄厚,却是最适合王亚琴之琴师之道。

    惜剑君一去兮五百载,真经典藏亦五百载,如今总算是有了传承了。

    如此一来,巴天石座下,一门四金丹,可也算是让五百年来一直寂静无声的藏剑峰着实扬眉吐气了一把。

    全峰上下,十个人,两真君,四金丹,两灵海,一通灵,就数陈彦这个还没开始修道的拖后腿了。

    不得不说,藏剑峰藏拙了五百年,终于走出了一条精英路!

    还有一件大事就是,不久前,传出南方百越之地的南疆有“蚩尤神殿”出世的惊闻,南越百族纷纷骚动,派遣族中俊杰或者干脆举族迁移,前往朝圣。为云鼎上下广为关注。

    难道这南越是又要像五百年那样吗?

    相传上古之时,南越为九黎蚩尤治下,蚩尤是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亦是神州百姓共同的祖先之一。相传他发明“礼”教化治下民众,他又发明冶金之术,打造农具,教人民农耕,使苗民脱离茹毛饮血的蛮族生活,。然而他又英勇善战,他率兵与黄帝大战,黄帝遣大将应龙迎战之,却“九战九不胜”,“三年城不下”,最后黄帝得借天神“九天玄女”之力,与蚩尤决战,大败之。黄帝感其英勇,敬称蚩尤为“兵主”,意为战神。

    蚩尤战败后,子民部分并入黄帝治下,部分回逃南疆,据险而守,繁衍至今,发展成为如今难以被兵戈驯服的南越。

    可笑如今的大唐王朝却没两千年前大秦那般“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的豪气,做出当年大秦铁骑马踏南越的壮举,号称史上无双盛世的大唐王朝,只能金旨赦令一封,自顾自的封人家一个南越王,就以为是自家属国了。

    蚩尤战败后,于史书上被渐渐妖魔化,这便是成王败寇了。世人畏惧其英勇,冠以魔王名号。如今“蚩尤神殿”出世,南越百族竞相朝圣,南疆暗流涌动,天下亦随之而动,早传有寻宝修士慕名而去,至今生死不知。

    而云鼎派的决定是。

    门下弟子,擅入南越者,视为叛门之罪!

    难道云鼎派被五百年前那一场血战打破了胆么?

    --------

    陈彦长身站起,挺拔而自信,他目光神采奕奕,眺望南方。

    这一年。

    他的身体二十岁!

    他的灵魂二十三岁!

    这一年。

    他的前世应该已经毕业,走上工作岗位。

    他的今生道基筑成,天门开启,只等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