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读书人

一品刁民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八一中文网 www.81zw.so,最快更新万道通仙最新章节!

    二人对望了一眼,陈彦并无太多异色,好像抓到一个嫌疑者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黄君堂堂一都尉,虽说手下只有百来十号人,好歹也是一军统领,气度上较之常人,自然便要好上一些。

    黄君脸上先是闪过一丝惊讶,嘴角微微裂开,露出一点点欣喜之色,然而他向来以沉稳闻人耳目,只那么一瞬间,他便神色复归平静,对着那披甲军士招呼道,

    “将他带进来!”

    “是!都尉大人!”

    军士得了命令,抱拳退了出去,片刻,只听一阵清脆的鳞甲之声,先前奉命而去的军士,又带着三人进来,只见两名身材壮硕的军士,一人架着一只臂膀,将一衣衫褴褛之人夹在中间,中间那人又受了麻绳捆缚,约莫是军伍之人,动手不知轻重,困得紧了些,让他这样一个瘦弱之人饱受苦楚,蓬头散发间,痛苦的呻吟声绵绵不断。

    那人扭捏着挣扎不已,但是身旁两位挟持他的军士的力量实在不是他所能抗衡,架着他两边臂膀的大手,如同两只钢钳,若他不动还好,动了非但无法挣开不说,反而是加重了苦痛,那男子挣扎了一会儿,想是受不了那种痛楚,于是便停息下来,涩声尖叫道,

    “你们放开我!我可是秀才之身,你们这群烂兵痞子,难道要公然违背大唐律吗?”

    陈彦摸了摸鼻子,男子说得是没错,大唐虽尚武,但对于文人亦是爱惜,甚至将其写入了国法《大唐律》中,可见对文人的爱护。古时有贤明的君主为了展示对文臣的爱惜,于是有“刑不上大夫”之法律,如今的大唐,恩泽就更加宽广,“绳不上士子”一说,虽说滑稽,但也见朝廷一片拳拳之心了。

    虽说国法明言,对读书人不能以施以捆缚之刑,但自古以来,又有一说。

    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

    两位军士夹/紧了男子,齐齐闷声一哼,那男子浑身一震,好似站在身边的军士,就如同那神圣威严的天兵,一声齐崭崭的闷哼如若雷鸣,有着震慑心灵的莫大威严,让他刚冒到脖子的话语一下就咽了回去,偃旗息鼓。

    待男子安静下来,领头军士才指着男子,道:“禀告都尉,这便是那携带失窃兵器的人了。”

    黄君“唔”了一声,招招手,那领头军士便会意,行了个军礼,默声退了出去,留下两名军士架着男子,留在堂中。

    “你俩将他松绑,然后,也下去做事罢!”

    黄君走到那男子跟前,被两军士那么一震慑,男子便一直怯懦的低垂着头,长发蓬乱着遮住了他的脸庞,叫人看不清楚,黄君皱了下眉头,对着那两位军士吩咐道。

    那两个军士齐齐应了一声,只见二人片刻间便解开了捆缚男子的麻绳,收在手里。如此手法倒是让陈彦看了次稀奇,先前间那男子被困得就像粽子一样,没想到解绳执法竟是如此简单利落,可见其中颇有一番奥妙。

    其中一名军士上千一步,双手呈上一物,却是一把连鞘长剑,黄君接过,看了一眼,军士退回,两人一同作了个军礼,在黄君的示意下,也退了下去。

    于是乎,大堂中便只剩下黄君、陈彦还有那名好似是嫌疑人的男子了。

    黄君的家并不宽裕,是以,这个会客的堂屋也不算宽敞。

    然而。

    在这样的冷寂中,却又似使三人如同置身汪洋大海。

    -------

    “那是我的佩剑,我不是你们的什么犯人,快把它还给我!”

    短暂的冷寂过后,清秀的声音响起,衣衫褴褛的男子突然抬起头来,原本遮住他脸庞的散乱头发便向两边分开了些,露出一张清秀而略显苍白的脸来。

    约莫是他觉得那两个让他敬畏如天兵的军士走了,堂中的两人就显得微不足道,他苍白的脸上虽还有一丝惊骇,但更多的是理直气壮,苍白中带着正气,透着一股文人独有的傲气,就连声音也比先前要来得中气十足。

    陈彦眼皮一抬,如今他可算是真实见到了一个古代读书人,然而他又暗暗摇了摇头,这样的读书人天下人多得数不胜数,但往往都是铁打的嘴,豆腐的心,经不起苦楚的折磨,用一个欺软怕硬来形容,是一点都不为过。

    而行行出状元,读书人虽软弱,一遇武力几番折磨便会屈服,但其中也不乏有些佼佼者,真正的铁石心肠,心口如一,经得起苦痛磨难,这一种读书人往往便是成大事者,是读书人的脊梁,天下的羸弱书生们,都是靠这些少数的名人志士,有尊严的活着。

    “哦?”

    黄君长长的应了一声,“唰”得一声拉出长剑,顿时一道雪亮的光芒闪过堂内,待光芒散去,只听黄君目视着精光闪闪的剑刃,问道,

    “你说这把剑是你的佩剑,可有证据?”

    衣衫褴褛的男子一副落魄模样,经黄君这么一问,不禁愕然,这把剑的来历,作为他这样的读书人却是羞于说出口,只听他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是没说出半句话来。

    黄君似乎笑了一下,又说道:“拿不出证据也罢,你说这是你的佩剑,来历清白,那么作为佩剑的主人,想必对自己的佩剑也是熟悉的,你若能说出此剑的剑制,且能真实对上,这样,不需要实物证据,我也是能相信你的。”

    “我……”

    落魄书生脸色突然有些欣喜,然而正当他准备说的时候,却又住声不语。

    剑制,古语言:万物有制,故可井然秩序。意思便是说,世间万物都是具体制度的,有一定规格,故而万物存于这个世间,才可秩序井然的运转不息。人属万物,亦是有制,剑作为人制造出来的兵器之一,亦有制,故称剑制。

    剑制一词,乃上古便有,创造于何年何月亦不可考。秦代以前,天下万国林立,各国有各国的剑制,缤纷不同,大秦铁骑踏遍神州后,天下万千剑制亦随着疆土归于统一,合为秦制。

    秦剑长于诸侯各国,短兵相接,列国军士不得先近于秦兵,遂败。

    这是一句史书上所载的话,国战之辱,不反省自己怯懦怕战,却将失败归结于一把秦剑的长度上,虽然六国如此作为,多为后世之人耻笑,亦可见当时的秦剑给六国之人带来的恐惧阴影,一如今日震慑边疆的唐军将士手中的唐刀那样。

    昔时秦军的强悍威名,已随着时光的烟波远走,称为后人饭后闲谈之资,但是秦军的军械制度却一代又一代的,历经千年传承了下来,后人又不断发挥聪明才智,加入一些新奇的东西,使其能符合时代的需求,于是秦制之下,便派生出汉制和晋制,当今大唐剑制,乃是采用于秦制最为接近的汉制,唐刀便是这其中最具威名的产物。

    话说回来,剑制,就是剑的制度,说得再通俗一点,就是剑的规格,其中包括用材、重量、刃长、柄长等等,一把剑,在大多数用剑之人眼中,构造再简单不过,然而一把剑的成型,却是需要非常的繁杂工序,越是好的剑器,铸造的条件就越是苛刻。

    男子“及冠”,也就是年满二十岁成年之后,行了及冠礼后,可佩剑。然而寻常百姓大都疾苦,一家温饱都难以做到,哪里还有闲钱佩剑,久而久之,佩剑便成了读书之人的雅趣,也是读书有成的重要标志。

    落魄书生说他是秀才之身,秀才之名,在读书人之中,也算是有点地位的称呼了,是以,佩剑彰显下学识,卖弄风骚,也是正常的。

    落魄书生神情纠结着,像是在做一件很为难的事一般,几次开口,却又闭口不言,然而今世读书之人并不想前世那些当代学生一样,他死死的盯着黄君手中的剑器,眼眶中似乎燃起火焰,犹如自己的心爱之物被人夺去一般,有着一丝隐隐的恨意。

    那是他的佩剑,是他秀才之名才可佩带的象征,而此时却在黄君的手中。黄君是兵,他是读书人,按理说他不敢在蛮横无理的兵士面前露出这幅表情,然而,约莫是那一把本应在他腰间悬挂的佩剑给了他无边的勇气,即使冒险一试也在所不惜。

    “我的佩剑乃是镔铁所造,剑长三尺二寸,重一斤八两……”

    “你胡说!”黄君漂亮的挽了个剑花,收剑入鞘,厉声道,“根本是一派胡言,你所说的乃是文剑之制,然而这把剑……”

    黄君说了一半,突然停住,冷冷目视着落魄书生,落魄书生被他这么看着,心中发毛,犹如一只受惊的小兽,拉拢着低垂着脑袋,躲避着黄君慑人的眼光。

    “却不是遵循文剑之制铸造!也就是说,这并不是你的佩剑!”

    黄君冷冷说完后面半句,落魄书生突然惊讶的抬起头,看着黄君的面容,他眼中的瞳孔不断放大。

    此时的黄君,在他眼中,仿佛比刚才那两个“天兵”还要可怕,显然已是“天将”一般的存在,那一骨子读书人的气魄又被害怕和敬畏压下,他的脸色飞速变化了,先前那一脸读书人的傲气如潮水般退去,覆盖而来的,是绵羊一般的温顺。

    陈彦看着,暗暗摇了摇头。

    “说出它的真实来历,我可以从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