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分送月饼

小面包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八一中文网 www.81zw.so,最快更新穿越替嫁流放县,种田发家我最横最新章节!

    月饼的所有原料都是从零开始。

    蒸红豆、紫薯、淤泥,再与红糖炒制,放凉备用。

    花生、芝麻,还有瓜子碎,都是一点点剥了之后,再炒熟、切碎、拌匀。

    面皮亦是如此。

    林宝初昨儿就跟城里卖肉的两位掌柜订了猪板油,在菜籽油里加入一些猪油,饼皮会更加酥脆。

    厂子里从早到晚,灶里的火就没熄过。

    大伙儿身上,都汗流浃背。

    不过,当第一炉月饼出炉时。

    大家伙看着那金黄的月饼,觉得今天做的一切,都值了。

    “大家歇一歇,先吃饼吧。”

    为了防止冬日瓜子难晒干,这个厂子里林宝初定做了几个大烤炉。

    以后做零食,少不了要烤东西的,有备无患嘛。

    今儿倒是巧了,月饼先用上了这烤炉。

    炉子的铁板上,一次能烤七八十个拳头大小的月饼。

    第一炉的饼,林宝初一人给了他们两个。

    但大部分人都只掰了一小口,尝了尝,就用帕子或布巾收起来,放到自己的柜子格里去了。

    午饭,他们仍选择吃自己带的白饭和咸菜。

    林宝初见了,也没说什么。

    吃完月饼,继续干活。

    傍晚熄火收工的时候,沈戟来等她一起回家。

    林宝初兴奋地从放月饼的竹筐里拿了两个,朝沈戟跑去,“相公,吃月饼。”

    沈戟刚从糖厂过来,衣服上还有糖的甜味。

    他接过林宝初手里的月饼,饼还微微有些烫手。

    沈戟看了眼厂里收拾东西要走的工人,问她:“现在回家吗?”

    “嗯。”林宝初用力点头,挽着他的胳膊把他拽走,“饼都做好了,明天来包装就行。”

    一天下来,二十个工人加上她,一共做了六千多个月饼。

    她揉面、压模,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了。

    翌日。

    林宝初仍早早就到厂子里,跟大家一起用油纸包月饼。

    油纸裁成方形,五个月饼叠在一起,五个包一封。

    包月饼的活儿简单,大家动作非常快,一个上午就全都包完了。

    “谢谢大家这两日的帮忙,大家每人拿一封月饼回家过节吧,当是我给大家的过节福利。”

    林宝初随手拿了两封月饼,塞到两个工人手里。

    她不硬给,大家不敢要。

    “多谢小夫人、多谢小夫人……”

    工人们受宠若惊。

    他们一直都听说在林宝初手底下干活,待遇非常好。

    不仅工钱发得及时,逢年过节还有东西送。

    原来他们以为,只有在县衙干活儿的大老爷、大小姐们才有这待遇。

    谁知道,他们竟然也有!

    “不必谢。”林宝初笑着说,“大家拿了饼就回家吧,祝大家月圆节阖家团圆。”

    林宝初今年做的这些月饼,一个都不打算卖。

    都是用来送人的。

    在她手底下干活的人,不管是种菜的、养猪的、加工厂的,还是跟她做生意的各位掌柜,她都送。

    这不,月饼刚包装好,张强就带人过来了。

    林宝初递给张强一张单子,上面是两州三县跟她有生意往来的各位掌柜的地址。

    “后日就是月圆节了,你找两个人,用马车装月饼和葡萄,一定要在月圆节那天的晚饭之前,把东西送到各位掌柜手中。”

    离丰耕县最远的就是池州府。

    坐马车,一天一夜也就到池州府了。

    可张强还得挨家挨户地敲门送,时间还是有些紧。

    “小夫人您放心,我不吃不睡也得给你把这事儿办好!”张强保证道。

    就是三更半夜,他也得把各位掌柜家的门敲开,把东西送到各位掌柜手里。

    张强和运输队的人在厂里按照名单装月饼,林宝初趁着厂里有人,她又走了。

    林宝初直奔客栈,对朱中第道:“小朱,找个人跟你一起去葵瓜子加工厂拿月饼吧,一人两封。”

    客栈的人都是去年就来的老员工了。

    “好。”

    朱中第应声刚落,林宝初就又走了。

    她又去了其他两个厂子,还有后山葡萄园、超市,还有送菜回来的工人。

    总之能碰上的员工,她都交代了。

    这一转,都到下午了。

    厂里、地里签了契书的工人都有,扶贫小队怎么可能少得了?

    林宝初刚才去超市吩咐时,路过办事大厅,就让大伙儿收拾东西,准备放假了。

    同时,又叫了周厉跟她一起去厂子,把月饼提回来。

    这会儿,扶贫小队已经收拾好,都等在县衙后院呢。

    不仅是他们自己等,连家里的孩子们都来了。

    他们手里已经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兔了,葡萄前两日就发了,不然这会儿都拿不下。

    林宝初见他们这般熟练和不客气,笑了,“好吧,那大家自己拿月饼吧,一人三封。”

    “我再分些海鲜给大家。”

    养在县衙的海鲜,林宝初两天就换一次水,都把海鲜养瘦了。

    “还有海鲜呢?”

    大伙儿把脑袋往厨房里凑,“林姑娘,你不打算卖吗?”

    他们这几日的午饭,伙房都做了一道海鲜。

    每天不重样。

    吃了几天,对于这些海鲜的做法,他们都了解了。

    林宝初不知道怎么给他们拿,“我不卖啊,就是留着月圆节吃的。”

    谢执这次只拉了五车来,如果卖的话,生意也只能做一天。

    一天,挣不了什么钱,后续供应不上,也无法满足食客。

    她还不如留着自己吃,吃个饱、吃个够!

    “算了,大家先回去,一会儿拿了水盆或者竹篮再来,我这儿没有东西给大家装。”林宝初对众人说。

    这东西湿-漉漉的,又是螃蟹又是海螺,怎么拿?

    只能用水盆或者篮子装。

    “成。”朱金华拍了拍自家孩子的脑袋,“那我们先回去了。”

    一群人呼啦啦地从县衙离开,看到他们手里的东西,城里百姓又是一阵羡慕不已。

    他们羡慕的,不止是县衙的扶贫小队。

    还羡慕那些在林宝初手底下干活的人。

    从今天中午开始,好像周围的人都拿到了什么东西。

    瞧大伙儿高高兴兴的样子,那些没拿到的,都开始感觉自己与这座城,格格不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