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白龙斗蛇

天意微凉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八一中文网 www.81zw.so,最快更新通灵异录最新章节!

    而那风中,似乎夹杂着某种怪物凄厉诡异的嚎叫,那声音非雄非雌,非人非妖,非哭非笑,不知何物,直教人不寒而栗。

    那白天杀猪的李老二平素里也是个胆大不要命的,此时虽也是裹着被卧瑟瑟发抖,却仍是止不住那好奇之心,披着被卧战战兢兢地下地,掀开窗子一条缝隙,往外看去,这不看还不打紧,一看之下屎尿差点吓将出来。

    原来李老二透过缝隙往天上看去,只见浓云密闭之间,隐隐约约可看见一条雪白的飞龙,正与一条头上长有犄角的宣花大蟒在半空里缠斗在一起,端的是一场恶战!

    那白龙高高飞起,口中霎时间吐出数道闪电,直击那巨蟒,那巨蟒虽然占有劣势,却也是困兽之斗,愈发凶残,避开数击,一张血盆巨口露出白森森的毒牙,一口咬住那白龙的身躯,白龙见状愤怒地长啸一声,反口咬住那巨蟒的七寸之处,狠命一甩,便将那巨蟒甩了出去,紧接着口中吐出一个硕大的火球,只见电光火石间,那大蟒早被火球击中,重重地摔下去了。

    李老二此时忘了害怕,还想再看真切些,突然觉得双眼似被火烧,疼痛难忍,就地打起滚来。

    他浑家见状束手无策,等拉起来,李老二双目流血,早是瞎了。

    到得近辰时,外面已经雨停风止,村民们大着胆子出来看,只见那道士坐在院子里,雪白的道袍上斑斑血迹相当醒目,像是受伤了,而那先前的洞穴,却给填平了,那些尸骸也不知去向了。

    保长才要问时,那道士摆摆手说,

    “无妨,一个时辰自会痊愈。”

    此时,李老二的媳妇拉着李老二慌慌张张跑了来,扑通跪下道,

    “道长,救救我家当家的!他,眼瞎了!”

    那道士见状问道,

    “昨夜是否偷眼了?”

    李老二点点头道,

    “俺俺。。。。。就看了一小会,龙神爷,小的不敢了,你救救小的吧!”

    大家一听都楞了,“你说什么,龙神爷!!”

    李老二道,“没错,道长,道长就是龙神爷,显灵来帮咱们捉妖的呀!”

    保长一听扑通跪倒,磕头如捣蒜,嘴里告饶道,

    “小的们该死,这不争气的怂偷眼瞧了龙神爷的真身,合该找死,但求龙神爷饶了我们一村性命,小的们绝对守口如瓶,并重修庙堂供奉龙神爷啊!!”

    那道士扶起保长来,笑道,

    “却也不妨,不让尔等看,原本也是为着尔等性命着想,并不是本神有意隐瞒,但他受了天火所伤,眼睛是保不住了,能留下条命就已然是万幸了!”

    保长一听全村人的性命算是保住了,才放下心来,问道,

    “敢问龙神爷,这究竟是什么妖怪在此作祟?可除了么?”

    那道士想了想道,

    “也罢,便说与尔等听也无妨。这妖物本名为冥蛟,存于世已八百年,本来在地府的冥河里游走,以吞噬落入冥河九幽之处的亡灵为生,但时日已久,这厮便不甘于再在冥府里徘徊,由于蛟、蟒之类若是苦练得道也可升华为龙。”

    “这厮便打定了这个主意,便伺机从冥河里出来,四处作乱,它为了修行为龙,得吃掉一万零八百个有道行之人,算到现在,加上那个半仙和来此做法的和尚道士,这孽畜已吃了一万零七百九十个修道之人,因此它的相貌也渐露端倪,头上已有犄角,可说已是半个龙了。”

    “只可惜,这修仙得道,靠的是积德行善,修身养性,若是入了魔道,走了歧途,终将万劫不复,本神四处搜索踪迹,但这孽畜也是狡猾的很,一次次被它逃了,这回也是这厮自认为功德已成大半,便出来与本神对峙,也合该本神为天地除害!尔等且放心,本神早已将这厮打的神形俱灭,再难翻身!”

    众村民听到那妖物已死,才安下心来,一齐下跪谢过龙神爷救命之恩,道士又指了指李老二叹气道,

    “只是神魔之战,必有天火,观之必被反噬,尔不听吾言,这招子却是不保了,命还在已是万幸!”

    李老二听了,又是拜谢又是告罪,自去不提。

    崇祯十七年夏,大明朝正值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年岁,内有高迎祥、李自成率领的闯贼蜂拥而起,外有满清铁骑在山海关前虎视眈眈。

    朝廷吏治昏暗,大小官吏阳奉阴违、贪腐成风,民间盗匪四起,苍生罹难。

    饶是崇祯皇帝信道吃斋,麻布粗衣,又捐后宫金银以冲国饷,也是杯水车薪,于事无补。

    就在此时,又是雪上加霜,加急传来的不是前线的捷报,却是金陵城大地动的消息,毁了太祖皇陵的龙脉,大明朝的国运,犹如风中残烛,朝夕不保。

    其时,洛阳地界又遭了百年不遇的涝灾,黄河水在一夜之间暴涨,瞬间吞没了千倾田亩,万间家舍,百姓流离失所,只得纷纷逃难,路上饿死病死的不计其数,更是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惨剧,一时间尸横遍野,白骨如山。

    这时的颍川县,受灾相对较小,县令韩传林是天启二年进士,为官清廉,乐善好施,他在城中开了粥场,接济了不少灾民,很得远近人心。

    这一天,韩传林带了两个衙役,上街去视察今日粥场的情形,只见一群群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灾民,正扶老携幼、争先恐后地围在粥场旁边等着领粥,不觉落下泪来,暗自慨叹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真不知颍川的粥场,还能再支撑几天,那个时候,又该当如何?

    韩传林看着白发苍苍的老人和三四岁的孩子,被青壮年人挤的根本领不到粥,便令衙役上前,将老人孩子先让到前面领粥,百姓无不感恩戴德,连说韩传林就是救命的活菩萨。

    却在此时,前面一阵骚乱引起了韩传林的注意,冲衙役说,“走,去看看!”

    两名衙役紧跟着,三人挤过人群,朝那骚乱的地方快步走去。到了近前,却见是几个差役,正扯住一个道士模样的男子,正吵闹个不停。

    “这是怎么回事?”

    韩传林上前问道。

    差役领班的见识县令大人,忙上前拱手道,

    “大人,这个妖道妖言惑众,说什么黄河大水是有妖邪作乱,若不从他除妖,必然是生灵涂炭,卑职一想,天灾人祸,哪有这层道理,分明是妖言惑众,骗取钱财的妖道,因此,卑职便将此人扣下,准备押回衙门去!”

    韩传林一听,细细打量了一下这个道士,但见这道士面如冠玉,眸若双星,头戴八宝紫金冠,手执玉柄软拂尘,一身道袍亮白如雪,一束乌发黝黑如墨。说是仙风道骨的打扮,却偏又生就一张嬉皮笑脸的嘴脸。

    那道士一见韩传林,并不作揖,笑道,

    “哎呀呀!这位想必就是韩大人了,贫道乃是琼华山长春观紫阳真人是也!本姓龙,久闻韩大人清正廉明,治地有方,特游方到此,一见果名不虚传,韩大人自可名垂青史,为后人称颂啊!”

    一个衙役插嘴道,

    “呸!还真人!俺还是姜太公转世呢!见了县令大人敢如此无礼?”

    韩传林示意衙役退下,缓缓道:“韩某人空读几年圣贤书,虚就县令一职,上不能报国,下不能安民,说来惭愧,更不敢求名垂青史。倒是阁下,既然自称真人,想必是有些本事,依阁下看来,眼下是何情形?”

    那龙道士一听,凑近答道:“贫道这几日游方洛阳各府县,无一不受涝灾,这河水每年都涨自是不假,但如此短的时间内竟然使那么多地方受灾,这水涨的可不寻常啊。”

    “怎么个不寻常?”韩传林问。

    “若贫道所料不错,这黄河水底必有妖异作祟!”

    韩传林初时不信,但看这道士言辞凿凿,目光坚定,就半信半疑了起来,又问道,

    “那又当如何?”

    龙道士收起正经面孔,哈哈一笑道,

    “贫道不才,也有些手段,愿为一方黎民除了这害,除了分文不取,若除不了,大人再定贫道个妖言惑众的罪过,也不迟啊!”

    说到这,还拍了一下韩传林的肩膀。

    一旁的衙役喝道,

    “不得无礼!”

    上前就要拿他,韩传林喝退衙役,拱手道,

    “道长,我身为这一方父母官,当然希望百姓能安居乐业,少受罹难。若是道长真有此能,退了洪水,韩某人当即上疏朝廷,给道长加官进爵,韩某也会八抬大轿把道长请到府上,好生款待于你,可若不成,也怪不得韩某人无情了!”

    龙道士笑道,

    “这有何难?贫道愿立状纸,若除不去这妖邪,甘当伏法就是!”

    “好,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

    于是乎,笔墨纸砚伺候,那龙道士写了状,画了押,交于韩传林。

    一旁的衙役笑的都快憋不住了,小声议论着,

    “这哪来一嫌命长的主儿啊?这黄河水每年都泛,只是今年水大些罢了,哪就来什么妖邪?”“就是就是,依俺说啊,即便真有什么妖邪作祟,你看他这副小身板,能收的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