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屠三县

云少爱番茄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八一中文网 www.81zw.so,最快更新王道霸业最新章节!

    三个月前,当方元恒派出三万兵马南下后,戎人立刻就探查出了此事,但不知是畏于方元恒还是另有他谋,戎兵并未从东西两侧夹击固守在蒿芦的方元恒余兵。

    不仅如此,原本守卫蒿芦以西的灵州四万哲哲大军却又将两万兵马调离南下,以防备清阳、清水的秦军北上。

    而在方元恒全军撤退后,剩余的两万戎军才在一周后先后尾随进入蒿芦,漯水、天裕三县。

    让哲哲没有想到的是,原本在戎人眼中异常繁华的秦人县城早已是面目疮痍,人间炼狱。

    到处是残垣断壁,到处是尸横累累,到处是街头巷尾饿死冻毙的平民百姓。

    若不是正值寒冬,天降大雪,说不定这三座县城早已经闹起了瘟疫。

    与其他戎人将领颇有些不同的是,哲哲与萧锦行相处良久,对这位秦人单于有些谜一般的崇敬。

    无论平日生活还是作战,他都乐于模仿萧锦行的做派,更对萧锦行的命令执行的一丝不苟。

    眼见三县惨状,一开始哲哲还以为是自己部落的军士所为或者是叛军作乱导致,在怒不可遏之下马上下令要求找到屠城凶手。

    但随后当他知道这是方元恒的秦军所为时,哲哲不可置信般的惊呆了。

    不等去往单于牙帐的传令兵士回来,哲哲立刻从灵州诸县调集大量粮草前来救济三县百姓。

    同时,他又派出兵士与幸存百姓一起清理尸体,搭建窝棚。

    一周后,待到这些事情进行的差不多时,单于牙帐也终于回信,同时又派来两万援兵陆续加入到了哲哲军中。

    哲哲惊奇的发现,这些援军竟然都是秦国人,而且他们当中甚至还有许多不满二十岁的孩子以及一千多名体型魁梧的女人。

    通过问询得知,这些人大都是秦东五县以及岚麓县的贫苦百姓,他们是为了护卫自己获取的土地而自愿加入大夏军队的。

    哲哲突然想明白了一件事情。

    自从自己占领了灵州诸县后就依照单于的命令将土地分给了穷苦百姓,而诸县分得土地的百姓也有近两万人加入了大夏军队,但这些人全部都是一些未服兵役的青壮,而老弱妇孺加入军队的却几乎没有。

    所以两相对比之下,他才突然意识到秦岚郡竟然已经被战事蹂躏到了青壮尽失的地步了。

    带领两万援军来到三县的领军将领是原本跟随萧锦行的一名千夫长,他当即对哲哲传达了单于军令:

    原本在元山附近骚扰秦军后勤的两万军队将于一到两周后陆续到达三县,与哲哲汇合。

    到那时,单于将伺机向哲哲下达反攻方元恒大军的军令。但在这之前,哲哲务必不惜一切代价救援三县百姓,尽可能的让他们渡过这漫长的寒冬。

    哲哲得令后稍加估算,算上即将到来的两万援军,自己这方就会有六万大军,虽然这其中的戎兵只有一万,但哲哲却明白,这四万为了保护自家土地的秦人援军可不会比对面服更役的滥竽充数之辈。

    在战争中,他们为了自己的土地是不会珍惜自己生命的,不然他们也不会轻易从军与母国作对。

    同时,哲哲也发现,曾经让戎人们惧怕的方元恒本部兵马以及那些如同噩梦般的玄甲骑,在这三个月里也已经损失良多。

    这三个多月来自己与方元恒大军在灵州、秦岚边境的数次交战,虽然每次都是以自己的失利告终,但那些秦兵们却也并不能再进一步,讨到什么好来,所以哲哲的兵士们在潜移默化之下早已经不那么惧怕那些精锐秦兵了。

    况且,灵州还有两三万正在加紧操练。分守各县的新军,随时准备加入到哲哲进攻的队伍中来。

    ......

    正在与面前一干戎人一同将一根烧焦的屋梁抬起时,林诩看见了屋梁下压着的四口人。

    他们早已经没有了生机,因为四人已经被烧成炭黑色的人都卷成了弓字,面目全非了。

    只有在三个人身下的那个小小的尸体告诉林诩,这些百姓在临死之时还在试图保护自己的孩子。

    林诩并不敢多看,但他的面上也没有了悲伤,因为流过的泪水已经够多了,他心中的泪泉早就已经干涸。

    当初秦军光复漯水县城后,很快就有人抓住了唯一在县衙公干的林诩。

    正当秦军要将其正法时,那些幸存的贵族们却都纷纷为林诩请命求情。

    原来在戎人占据之时,林诩将这些仅存的贵族保护的颇好,让他们在戎人抄家之后并未受到其他的伤害,更没有让他们丢掉性命。

    这些贵族们虽然对戎人仇视至极,但唯独对林诩尊崇有加。在戎人占领的日子里,若不是林诩将戎人奖赏给他的粮食布匹分给他们,那么他们早已经冻死饿死了。

    两次救命之恩,让这十几户贵族无以为报,好不容易待到林诩落难,他们就豁了出去,集合起来一同为林诩请命。

    好在当初的秦军还是颇能讲清楚道理的,听这些贵族将林诩所作所为讲述后,就立刻放了林诩。

    林诩也像是又回到了戎军刚刚占领漯水时的样子,每日只在家中读书写字打发时间。

    这种恬静的日子却没过多久。

    在一个雪夜,全城都突然响起了嘈乱的喊叫声,这些喊叫之声从县城四门开始一直蔓延到林诩家的附近。

    难道戎人又打回来了?

    他们不是只在淄川、宁道附近袭击粮队吗?

    难道北方的戎人攻破了蒿芦县?

    也不可能啊,那可是左将军亲自驻守的地方啊。

    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林诩走出了自家的院门,他看见全县已经四处火起,将雪夜照的又红又亮。

    随后,他又看见一伙秦军在挨家挨户的搜刮粮草财物,周边的邻居们无一幸免,稍有不从就是一通砍杀。

    林诩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站在大雪纷飞的月下,看着这些秦军渐渐的来到了自己的近前。

    林诩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他走上前去指着那些来到自家门前的秦军破口大骂。

    但那些秦军好像是已经杀累了,亦或者是第一次看到不来求饶却敢骂自己的人,只是纷纷大笑起来,却并不与他为难。

    看着秦军们将自己家中的粮草全部搬走,同时一把火烧了自家的房屋,林诩就再也骂不出声来了。

    他怔怔的看着这些秦军,不敢相信做了烧杀抢掠之事的竟然是自己的同胞。

    他不停的对那些秦军说道:“杀了我,杀了我”。

    可那些秦军却像是看傻子一样,哈哈大笑着离开了自己正在燃烧的家。

    大雪中的林诩站了一夜,他仿佛能够听清这满县城都是秦军施暴的声音,他闭上了眼睛,但这些声音好像永不停歇一样,不断地钻入他的耳朵中,直到第二日的太阳初升。

    在第二日清晨时他被几个邻居死拉硬拽般拉到了县衙,想请县衙的那些贵族们主持公道,可谁知他们看到的却是一座空空荡荡的府衙,除了府衙上写着“明镜高悬”的牌匾还能依稀证明这里确是府衙外,这衙内已经什么也没有了。

    但这时,林诩却突然间像发疯了一样,命令这几位邻居们速速去收拢无家可归之人,这府衙正好是处可以避难之所在。

    邻居们当即明白了林诩的想法,随即按照林诩的要求去收拢冻了一夜的城中百姓。

    同时,林诩也带着一些人将残垣断壁上的木梁和木椽找来,在县衙内升起了火。

    林家本来就生意做得颇大,而林诩更是在戎人占领时期被戎人命为暂代县令,所以虽然他还很年轻,但县内百姓却大多都是熟知他的。百姓们见是他在召唤,就纷纷按照林诩的要求向着府衙所在集中了起来。

    将县城抢光、烧光之后的秦军们在离开县城后,去了周围的村落继续抢掠。

    此后的日子里,漯水县就只剩下一些残存苟活无家可归的百姓们在寒风中互相依偎。

    县衙住满了,林诩又和人一同去找能够居住的残屋。残屋找不到了,林诩就与人一同将木头搭在墙边,架成可供遮风挡雪的小小窝棚。

    林诩除了每日安排百姓找寻可供生火的木料外,还不断地在残垣断壁中找寻一些秦军当初没有发现,埋在废墟中的可供食用的东西。

    实在找不到了,就去每家每户原本储存粮草的地方找老鼠洞。他知道在那些洞中,或许能够发现一些粮食,况且,老鼠也是可以吃的东西。

    在他的努力下,每日都会有星星点点的粮食被发现,被找到。

    这些粮食虽然数量并不太多,但在他的集中管理之下,还是保住了绝大多数百姓的性命。

    但绝大多数毕竟不是全部,每日依旧有大批老弱妇孺、幼童婴孩被冻死饿死。

    直到戎军的燃烧赤阳旗再次插上了漯水县城的城头,直到戎军中的一些原本与林诩一同共事过的那些秦人找到了他,林诩再也忍耐不住精神和身体上的折磨,在痛哭过后昏厥了过去。

    当他醒来后,没有再去推辞戎人让他继续做县令的请求。而且,他每日亲自走上街头,与这些异域蛮族一同,帮着漯水百姓重建家园。

    这一日,林诩刚刚和戎人一起将压在屋梁下一家四口的尸体抬出来后,他就麻木的看着戎人将那些尸体搬上了马车。那马车上全是这样的尸体,一层摞着一层。

    这些尸体是要运到城外掩埋的。

    看着马车“吱嘎吱嘎”的压过厚厚的积雪留下深深的车辙,林诩取下了头上的官帽,用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