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帝亲政

观世之音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八一中文网 www.81zw.so,最快更新香君传最新章节!

    多尼急步进屋,见李香君要起身请安,连忙摆手道:“免礼。今天有个大消息。”

    李香君唤春晓一起收拾好琵琶,一边让备茶水,一边轻轻问道:“殿下这样急,有什么要闻?”

    多尼道:“刚刚收到邸抄,又被你说着了,小皇帝福临决定亲政!谕旨已经下了。”

    李香君闻此,给多尼倒杯茶水。“这么快?睿亲王西游不到一个月呢。”

    多尼跑得气喘,喝口水道:“上次你说,摄政王没了一个,这是归政皇帝的大好时机。我那时还觉着福临正值冲年,无法亲政。总以为太后会让济尔哈朗独揽朝纲。”

    李香君坐下,看着多尼。“那郑亲王那边有没有什么反应?”

    “尚无消息。”

    李香君想了想。“殿下最近可能要谨言慎行了。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皇帝亲政,多少要搞出些动静的。”

    “是吗?福临十四岁,能搞什么动静?”

    “最是这个年纪,手上有了大权,往往会要显示一下作为,所以殿下定要好自为之,最近不要冒尖儿。”

    “哦。好,你真是个女军师!”多尼看着李香君的眼睛,笑道。

    “不敢不敢,我只是从旁观角度给殿下参谋参谋。”

    “那,我现在该做什么?”

    “当然是上表,表达祝贺和忠悫之心啊!”

    顺治八年正月十二,福临御临紫禁城太和殿,接受诸亲王、贝勒、大臣庆贺表文,并颁诏大赦。这是皇帝福顺借多尔衮暴毙之机,将辅政大权收归自己掌握,名义上不再设摄政王。

    李香君身体小有恢复,便想到王府外走走。豫王府,现在已经改称为信亲王府。这个“信”字封号,是太后觉得多尼在多尔衮病故后,没有和阿济格一同犯上作乱,处事得当,忠信有节,而特意加封的爵位。信亲王府离睿亲王府距离不远,反而离隆福寺更近。

    到了正月十五,李香君在王府里呆得已经有些腻歪。春晓去前院办事时,听几个包衣说花儿市就在信亲王府往南三、四里路,在正月十五晚上举行火神庙庙会和灯会,就和李香君说了。李香君就想着教春晓陪着一起过去看看。

    还正筹划着,只听门帘一掀,走进来的是侧福晋淑洵的大丫鬟彩云。

    彩云给李香君请安。“给香君主子请安拜年。没出十五都是年,现在拜年也不晚!”

    李香君在睿王府和淑洵房里的丫鬟追月关系处得十分融洽,见淑洵的大丫鬟过来,连忙回礼,笑道:“给妹妹拜年,多亏咱没差着辈份,否则你这拜年还得给压岁钱。”

    彩云道:“我家主子听追月说,您是个明白事理儿,脑子好使的爽快人儿。所以让我过来看看身体是不是大好了。她和静怡主子下午过来瞧瞧您。”

    李香君道:“我身子好多了,还麻烦妹妹过问。咱压岁钱可以不给,但今天是元宵节,我给妹妹封些银子去买些元宵吃。”说着让春晓封了十两银子塞在彩云手上。彩云喜得满脸堆笑,连声称谢,转身回禀主子去了。

    李香君在睿王府办丧期间,和多尼的大福晋炤毓多有接触,但与多尼的侧福晋淑洵和妾妃静怡却未曾交往。但在睿王府时,从淑洵房里丫鬟追月那里得知,这淑洵和静怡都是汉军旗人,两位虽然都不识字,但娘家人都有汉人血统。

    到了下午,李香君和春晓在房中正在刺绣,听到外面脚步响处,两位王妃带着几个下人,捧着一些年货走进院来。

    李香君忙迎出屋外,淑洵身穿玫瑰色蝙蝠团彩旗袍,外边搭了件猩红菱缎棉背心,静怡则穿的是蓝白条提花绸盘福寿纹的饰边女袄,外面罩着石榴红织锦面棉布披风。

    李香君笑着给两位道福:“两位福晋吉祥!民女香君拜年。”

    淑洵和静怡是第一次见李香君,都暗暗打量。淑洵福道:“香君姐姐吉祥!”

    静怡笑道:“侧福晋,你别乱了辈份。香君主子那是睿亲王侧福晋的姐妹,大咱们一辈呢。你叫姐姐,可不是充大辈么?”

    李香君也笑了。“原来两位福晋过来是找我讨压岁钱的。总不能叫我婶子吧?”

    淑洵看香君打趣,转头嗔怪静怡,“你看你,刚一见到香君主子,就把人家往老里叫,看香君主子怎么拧你的嘴。”

    李香君拦着说:“咱们不论这辈份儿,论年纪我虚长两位妹妹几岁,叫姐姐我爱听。”

    静怡这才福了福,道:“那给姐姐拜年了。”

    三人并肩进了涵曦斋,李香君让春晓上了壶香片,又取出多尼差人送来的萨其玛、江米条儿和山楂糕,让两人品用。

    淑洵喝着茶,四周打量着涵曦斋,问道:“香君姐,这西花园涵曦斋住得还好吗?”

    李香君道:“刚开始住进来时,还有些不习惯。现在住得好多了。”

    静怡耸耸鼻子。“姐姐还在吃药?这里药味可还挺大。”

    李香君指了指台上几包汤剂,“宫里施太医开的药,已经吃了十多剂,府里药房给抓好,每天还要煎两付。”

    淑洵欠身道:“我和静怡一直没有孩子,不知道深浅。姐姐这次出了这么大的事,可一定要往开里想。要说姐姐还年轻,等回家之后,过年再要几个不迟。”

    静怡用大拇指和食指掐了一节江米条,翘着右手鎏金镶玛瑙的银护指,放进嘴里,道:“哪个女人受这么长时间的罪,最后孩子却没了,心里能好受?姐姐,心放敞亮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听了二人的劝,李香君反而有些难过,眼眶不由得红了。

    春晓在旁忙岔开话儿。“两位福晋过来之前,我正和我家少奶奶商议着出王府散散心去。听说,王府以南三里地,有个花儿市街,正月十五有火神庙灯会,两位福晋要不要结伴一起去逛逛?”

    淑洵和静怡也都是爱热闹的,听了有这光景,连声赞同。

    静怡道:“花儿市上经常有卖宫里出来的绢花绣艺,那做工可精细了。年前儿,我带着院里丫头锦岫去逛过一次,别提多热闹了。”

    淑洵也来了劲头。“可不说呢,我哥哥过年也在花儿市置办了不少绒花、绢花,做的跟真的似的。我前几天回家省亲,也带过来一些。”淑洵一指头上别的一支蔷薇绢花。那只绢花确实做工极是精细,颜色鲜艳,蕊叶如生,几可乱真。

    静怡调侃道:“我就说嘛,昨儿办家宴时,姐姐满头的绢花儿。我一看就像从宫里出来的东西,我还道是王爷私下给姐姐的。”

    淑洵立刻回道:“他才不会私下给我。你看王爷办着家宴,心思全没在上边,失魂落魄地不知惦记着谁。”

    李香君忙打断二人。“两位福晋头上的花儿都挺漂亮,我还道是从南方进的,跟真的一样。我晚上去逛花灯时,定要置办些,冲冲煞气。”

    正说着,总管董得全快步进了院子,看见涵曦斋门口彩云和锦岫在聊天儿,知道东院两位王妃可能到访,在屋里说话。春晓在门里望见董公公来,忙迎出来请董得全进屋。

    董得全进来给三位女主儿请安后,走近李香君,附耳对李香君道:“睿王府紫涵堂金嬷嬷今天回来了。听说您出事了,她准备明天过来请安。”

    李香君听了点点头,轻声道:“知道了,请公公差人提前通报我一声。谢谢公公惦记着此事。”

    董得全拱手要走,淑洵请他留步,道:“得全,你来得正好。今天我们姐儿仨商量着晚上去花儿市大街逛逛灯集。你给我们安排三顶轿子,差上三个小厮陪着。”

    董得全陪笑道:“得嘞,您交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