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羊肉粥

观世之音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八一中文网 www.81zw.so,最快更新香君传最新章节!

    花儿市大街从信亲王府向南不到四里地,就在南城崇文门旁侧。此处在明朝建立火神庙时就开始兴盛,火神庙里供着的是火德真君和真武大帝,历经明清易代,这里从萧条又恢复了热闹。待清廷定都北京,迁入的满人妇女更喜爱在头发和旗头上簪花,而此地又离皇城不远,常有宫里和各王府的宫女、太监在附近为宫里、王府、贝勒贝子府的娘娘、妃嫔、丫鬟采办头饰配花,对纸花、绢花和鲜花需求甚旺,逐渐吸引民间匠人聚集于此,形成了五里多长的一条市集街道,日久此地就被称作花儿市。

    董得全安排了三个内临陪着三位主子外,心里其实一直在打鼓。上次李香君在睿王府时,自己带了下人去了隆福寺,结果在青云楼遇上酒醉旗兵,被调戏侮辱,多亏鄂硕都统出面解了围。后来多尼亲王怪罪,虽然李香君帮自己打了圆场,这次府里三位女眷要去夜游花儿市,董得全再也不敢大意,所以他决定这次自己必须跟去。

    元宵佳节,玉兔东升,月明星稀,整个天空如同一块深蓝色的大幕,此时正是一个难得的清爽夜晚。大幕之下,已是火树银花,灯光璀璨,花儿市街头各家各户都挂着各式彩色灯笼,还有各色商铺相互斗彩,标新立异地树起各样巨大灯饰,有古代帝王将相的“桃园结义”,有西天取经的“三打白骨精”、有天仙织女下凡的“天女下凡”,还有“福禄寿”三仙和八仙过海,加上各式飞鸟走兽、才子佳人的灯饰灯箱,争奇斗艳,分外夺目。以售卖彩纸文具出名的老字号“文渊阁”,更是用巨幅彩纸花绳,在店门树了一只两人高的走马灯,灯上画着关老爷“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在烛火气流助推下不停转动,宛如动画,吸引了许多人停步观看,不停喝彩。

    火神庙前,摆了数十家小吃摊,既有驴打滚、艾窝窝、豌豆黄儿等风味点心,还有清真炸松肉,炸卷果等回式点心,至于炸元宵,奶油糕、卤煮火烧、茶汤油面的摊子更是一个档位接一个,当街现做,白色水气随着各种香味流香于街市,闻之不由令人口水直流。

    因赶上元宵节,花儿市街两侧商家都不打烊,尤其是卖纸花、绢花的铺子,不仅不关门,还把铺里各式假花放到门前灯下,映着彩灯,更显得各种花饰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信王府三顶蓝呢大轿被内监和丫鬟簇拥着,到了花儿市大街口。看到行人摩肩接踵,三人只好下轿,和下人们一起向街内走去。李香君以前在金陵时也游过元宵灯节,虽然那里也很隆重热闹,但像北京这样规模的灯会却也是第一次见到,春晓更是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边走边看得发呆,见到特别好看的灯时,不由得驻足拍手,有几次差点跟不上众人。

    静怡过年时已经来过花儿市一次,见李香君和春晓没见过世面似地到处驻足观看,心中暗暗好笑,更不由得想在众人面卖弄自己的见识,拉着众人到本地绢花老号“天香居”去淘涣绢花。

    天香居前支着一架露天大棚,架上挂着各式纸制花灯,每只灯下挂着彩色线穗,有的穗上挂着一张纸,有的灯谜就直接写在灯笼纸上。老板一边儿招呼客人,一边儿吆喝着说灯上的灯谜有奖竞猜,猜中者可领本号新制绢花一去,引得许多过路老百姓跃跃欲试。但因识字的人不多,看不懂灯谜,所以信王府一众人到了天香居时,还有很多奖没有人猜中。

    淑洵和静怡都不识字,所以只能看看热闹,她们知道李香君识字,就撺掇李香君帮她们猜谜拿奖。淑洵在一只荷花灯上看到一谜,那纸灯写着“步步上楼节节高。打一物事”,淑洵请李香君念出来后,就眼睛发直,左思右想起来。李香君念毕,心里早就猜到谜底,却不说出,只说这谜面吉利,预示王爷官禄会步步高升,淑洵被李香君如此一提示,就拍手道:“有了有了,能步步高升的,当然是台阶了,谜底就是‘台阶’!”,报给店家却说不是。李香君又提示道:“这台阶要么倚山,要么傍楼,不能单独使用,所以不对吧?”董得全听了,试探道:“照侧福晋和香君主子的主意想,不会是‘梯子’吧?我们平时在府里上房上树都用得着。”淑洵一拍手笑道:“这回没错儿了。”找到店家一说,店家恭喜猜对,赠了一朵烟色镶金丝的绢花,淑洵喜不自胜,十分得意。

    静怡也忙拉着李香君给她找一个灯谜猜。静怡喜欢梨花,就找一个梨花灯上问个谜面。那灯上写着“家中次子要修仙。打一仙人名”。静怡低头,咬着手绢,挑着眼珠冥思苦想,李香君脑子一转,心里也已经有了答案,但也装着想不出来,却向别处花灯看去。

    棚架中央有盏桃花灯,灯上没有文字,却是一幅画谜。灯上画的是在一束桃花之旁,一只大釜之上写着一个“羊”字,大釜之下正烧着干柴。一位女子正把一个点燃的炮仗和一把大米投进大釜之内。灯侧写着“打一句唐诗”。李香君自幼学习诗画,熟读唐诗宋词,但见了这幅图片想了许久也不知是哪句唐诗。

    见静怡正哭丧着脸,和董得全发牢骚说她的灯谜想不出谜底,让他帮她一起想,李香君偷偷叫春晓过来耳语几句。过了一会儿春晓慢慢踱到静怡边上,提示说让她往《西游记》和《封神演义》里三只眼的神仙那边去想。静怡虽然没有看过话本,但从小一直听书,当下拍了下脑门喜道:“猜到了!是不是二郎神!”店家连忙拿出几朵绢花让静怡挑,静怡喜笑颜开,比着淑洵的绢花,也挑了只喜欢的别在头发上。

    淑洵和静怡都有了绢花,见李香君还对着那个画谜发呆,便一起过来看那画。

    淑洵盯着灯问道:“这画好生奇怪,这女子为何要把那炮仗扔到锅里?”

    静怡笑道:“你没看见她在做饭?把米也要下到锅里煮!”

    李香君奇道:“把米放进锅里也就罢了,为什么锅上还写着‘羊’字?”

    淑洵一拍手道:“是了,那锅里是羊肉汤,她正在用米做‘羊肉粥’喝呢。香君姐,快想想,有什么诗是写‘羊肉粥’的?”

    静怡笑弯了腰,“你道那诗人饿了在记菜谱么?还要诗里写上‘羊肉粥’?”

    李香君听说,也笑得肚子疼,一边揉肚子一边笑道:“这诗人即使饿了,也不会写羊肉粥,只会摇头晃脑地说‘此羊粥甚香!’”刚说完,李香君又重复了两句“羊粥”、“羊粥”,“咦,这‘羊粥’莫不是‘扬州’?”

    想到“扬州”二字,李香君再看那画,立刻猜到了谜底,因笑道:“谢谢两位福晋提醒,香君我猜到了,谜底是唐朝诗仙李太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那炮仗乃意含‘烟花’,那桃花暗指‘三月’,那大米和羊肉汤,还真是‘羊粥’呢!”店家一听,走过来喝彩,恭维说这家三位女眷不仅人长得美,还饱读诗书,连中三元,比京城殿试的秀才举人也不遑多让,当下也让李香君挑花。而李香君这时却突然神游方外,陷入沉思,也无心挑选绢花,似这句诗触动了心事,容她静思一下,只让春晓代她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