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打把式

观世之音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八一中文网 www.81zw.so,最快更新香君传最新章节!

    让李香君出神的,正是这“羊粥”二字。当初在河南归德的客栈里,李香君问东莪格格她的额娘生前去过哪里时,东莪说额娘要带她去“抓羊”,那时李香君还在疑惑为何她们要南下去“抓羊”。而今天猜这画谜,谜面以“羊粥”代表“扬州”,李香君因此联想,东莪年岁尚小,不知地理称谓,会不会瑾惠告之马夫要前往扬州,而年幼的东莪就以为这扬州,是“羊”州而误以为是去抓羊?

    归德地处河南与两江交界,从驿道上看,确有官道通往南方扬州、苏州和常州,也是去南京的必经之地。难道,瑾惠是想去扬州?那么,她又为何去扬州呢?如果能知道她的去向,便更接近得知她遇害真相了。

    春晓不知李香君在想什么,挑了一只粉色桃花绢花,比量着要给李香君戴在头上。李香君刚刚因中毒丧子,并无心思在花上,只推说让春晓自己戴便好,自己又在沿着扬州方向思考。店家索性送个人情,又送了李香君一朵莲花的纸花摆件。

    店家着意恭维和赠送绢花攻势之下,一众人等十分开心,禁不住撺掇都在天香居采置了许多绢花、绒花,在愉悦地比照购置的气氛中,淑洵、静怡包括随行的丫鬟春晓、彩云、追月和锦岫、锦芳都买了不少,就连太监董得全都买了价格不菲的数支绢花送给老母和妹妹。

    李香君心里倒真没看上这店里的假花,她在金陵见识过做工比这老号精细得多的花饰制品,虽然这京师绢花也酷似真品,但品类无非是桃、李、菊、兰,再有就是月季、牡丹、莲花、梨花、杏花等一些俗套。而李香君在南京秦淮河畔,一条乌衣巷内不仅有北方绢花,更有本地的金陵堆纱儿,还有扬州通草、来自闽南的花缠,因工艺来自江南和岭南各地,那花式品种要多得多,除了以上花种,更有荼靡、海棠、罂粟等稀有花形。要知为了争奇斗艳,如能入当年秦淮河花花世界各楼扬州瘦马之眼,那制售绢花的工艺须得精益求精才得存活。

    但李香君却不说破,很合群地东挑西选,尤其是给其他女子搭配参谋,把两位福晋和几位婢女都拢络得满意而归,还给随行几位内监掏银子买小吃,购兔爷、送糖瓜儿,照顾得极是周到。

    出了天香居,一行人随着看灯人流向西而去,看到火神庙附近更加人潮涌动,原来是一家人正围了场子卖艺。为首是一位中年男子,脸上涂着油彩,上衣身着狗皮坎肩,腰间束着巴掌宽的一条麻布带子,裤脚束住,脚上是一双黑色布鞋,只听他大声吆喝:“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家传绝技给过路老少爷们儿现个眼!”说着,中年男子用手举起一束火捻,口中含了口油向那火捻喷去,只听“呼”的一声,一条火舌冲向半空,照得周边一亮,围观民众眼前被火一闪,不由得都向后退了两步,圈子又扩大一些。中年男子照法又喷了两次,周边看热闹的人便更多了。

    淑洵、静怡小时候在盛京长大,没有怎么见过这市井耍把式卖艺的,便停下脚步不再向前,董得全忙叫几个内监看护好女眷,也在旁照应着。

    中年男子见人越来越多,当下把上衣脱掉,赤膊上身,露出精瘦的腱子肉。“北京的老少爷们儿,大妈大婶儿!小的秦三儿一家人到京城作买卖,生意没成,身上没了盘缠,好在我身上有祖传绝技,带着小孩儿在这地面儿上混口饭吃!初来乍到宝地,各位有钱的,您捧个钱场儿,没钱的,您捧个人场儿!”那人一口直隶口音,又带着几分京腔,声音豁亮,一听就是个老把式。

    中年人身旁站着一个少女,一个男童。那少女十四五岁,头上留着两个发髻,头前留着刘海儿,在灯光映照下,皮肤红里透黑,一双眼睛灵光闪烁,但也有对周边陌生,而隐有羞怯之意。男童年岁个头虽小,却虎头虎脑,身子有些羸弱,但胸脯挺得很高。这两人手上分别拿着一只长矛和一把大刀。

    秦三儿从地上抄起一面铜锣,又是一阵猛敲。“老少爷们儿,大妈大婶儿,小的家传刀法,枪法,先给大家遛遛眼儿!”说完“咣当”把锣一扔,旁边那少女一摆手上长矛,向那男童头上疾刺。那男童扭头避过枪尖,那枪倏然收回再次刺出,男童反复转头,那枪尖围着男童头来回穿刺,都被男童转头避过,分毫之间,那枪突刺十多下,虽未伤男童身体,但都躲得都极为凶险,周边人等立刻哄然叫好。

    那男童用手上大刀向头后左侧后一撩,用刀刃外侧托住枪杆,一拧身顺着枪杆欺身向前,抽刀横砍,直切那少女肩膀。少女撤回长矛转身一立枪身,用枪杆向外一挡,将刀挡住。男童刀身借着枪杆反弹,身体一个转身,刀势转了一圈从另外一侧从上向下斜劈而下。少女也一摆长枪,一扭身形,枪尖向下,枪身向上从另一侧铛开大刀,右手抓住枪尾,从头上将枪头一甩,抽向男童下摆,男童单手向后伸出一个单手空翻,将将儿躲开枪扫,拿刀向头后虚晃,打个虚步,一手神仙指路指向少女,另一手持刀横在头上,摆个亮相。那少女长枪扫空,也借势凌空跃起,手向外飞展,身姿灵动,宛若惊鸿,落地后双手持枪作侧弓,枪尖一挺,指向男童。两人你来我往一个回合,真枪实刀,惊心动魄,待各自分开,作出亮相,立刻又引得人众一片叫好。

    两人又再次向前缠斗起来,两人动作娴熟,搏杀激烈,武技虽如舞蹈,但令人感觉却是真实厮杀,彼此丝毫不留情面,几次刀枪似乎要刺砍到对方身体,引得四周一阵阵惊呼。

    几个回合以后,男童举刀向下劈砍之时,那少女用枪杆护住身体,就地一滚,回身用枪在地上一扫,正扫在男童脚踝上。那男童一个趔趄,站立不稳,摔在地上,大刀脱手而出,周边一边惊呼。少女起身用枪疾刺,男童几个翻滚,令少女无法刺中。男童突然一把抓住扯住枪头,左脚搭住枪杆,身子借力跃起,右腿踢向少女手腕,少女不得不松开手。枪一离手,少女男童各自回身打个把势向周边拱手示意,周边人众立刻连声叫好,不少人立刻向场子里扔上数枚铜钱。那男童一边喘,一边喜不自胜在场子里捡钱。

    中年男子再次抱拳走个圆场,嘴里吆喝:“谢了了各位大爷大妈!常言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我们爷儿仨出门在外,全靠各位大爷大叔,大妈大婶儿照应了。”说罢,捡起场子上的钢矛,又从地上捡起一块木板,用手敲击几下,便把木板扔在地上,用手上钢矛向上轻轻一戳,举起钢矛,那木板已经被钢矛刺穿。那男子用矛挑着木板走了一圈给周边人看看,便发力把木板拔下,向众人再次展示木板的刺痕后,用手指一下钢矛尖头,又把手指指向自己的咽喉,周围人一看,知道这中年男子要把钢矛尖头刺在喉咙上,有好事者早就鼓噪起来来叫好,胆小者却被这想法吓了一跳。

    那男子大声道:“秦三儿祖传外门硬气功!今天给大家伙儿露一手!”便让那少女擎住枪身,自己把喉咙顶在枪尖上。刚刚顶好,那少女大叫一声,松手不敢擎枪。男子过去低声与那少女说话,那少女只是摇头。男子无奈,抬头大声道:“小女胆子小,不敢拿枪刺我,各位爷们儿谁帮个手啊!”虽然这男子说自己有外门功夫,但是哪个敢持枪顶在他喉咙上?万一他功夫不精,这一枪刺穿喉咙,没了性命,被拿去见官谁也说不清楚,所以周边没一个人敢应的。男子问了几声见没人敢应,便大声叫道:“没人儿?好!那爷们儿我自己来!”男子便从旁滚出一块磨盘,把枪杆顶在磨盘一侧,当下打个马步,两手大拇指和食指伸直,余下三指半弯,形成两个“八”字,徐徐向前推出,作势运气发功,便把枪尖顶在自己喉咙上。

    只见那男子憋住气息,满脸红得发紫,小腹一吸一张,混身发力用喉咙顶住枪尖向前顶出。周边人众立刻安静下来,屏声静气,目不转睛盯着那只钢枪。淑洵、静怡和一众婢女被这架势吓坏了,一个个用手捂着眼睛不敢看,心里战战兢兢,生怕那枪尖刺穿喉咙。李香君虽然以前见过这个功夫,但心里也害怕这人功夫不精,一下子出了状况。

    这时,那男童突然敲了声锣,吓得众人“啊”一声叫出声来。随着男童敲锣由慢渐快,声音由小渐大,又由大渐小,男子身体逐渐前倾,他顶住的钢矛在喉咙和磨盘之间逐渐受力形成一道圆弧,张力不断加大。全场观众生怕出现血光一闪,站在前排的都不敢直视,遮住眼睛。

    突然,男童猛击铜锣,“咣”的一声巨响,那男子也同时猛然发力,只听“咔嚓”一声,钢矛的枪杆受力过大,竟然弯得在中央折断。全场立刻静了一下,停了须臾功夫,才哄然喝起彩来。信王府几位女眷这才敢睁眼去看。那男子手持断掉的矛头,用手抚了一下喉咙,手拄着膝盖作势咳嗽不止,然后才站起身来,环场走了一圈,向周围展示脖子,只见喉咙之上有一道深深的红色刺痕,却没有任何伤破之状。大伙忙不迭地叫好、鼓掌和向场子里扔钱,信王府女眷受了惊吓以后,看到这功夫更是大为赞赏,除了福晋王妃,连几位奴婢都从身上掏出包钱手帕,从里面找钱行赏。那少女一边道福,一边环场捡拾铜子儿。